评价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势头有很多角度:生产车间忙不忙,落地项目多不多,信贷需求是否有较大增长……其中,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,血脉通畅,经济发展才健康有力。
近日,浙江金融主管部门公布2023年主要金融数据。从成果看,截至12月末,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首次突破20万亿元,达21.7万亿元,全年新增2.7万亿元。其中,制造业贷款、普惠小微贷款、涉农贷款余额等指标均居全国第一;从趋势看,主要金融指标稳步增长,信贷投向结构更加精准,为高质量发展“强筋健骨”。
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保障
放在全国坐标系中,21.7万亿元是什么水平?
2023年,GDP排名前10的省份或直辖市贷款余额平均数为13.91万亿元,浙江高出55个百分点;从全国范围看,21.7万亿元的成绩排名全国第三,仅次于广东的27.1万亿元和江苏的23.3万亿元。
“21.7万亿元的规模,是金融支持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果,这与全省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的预期目标是相匹配的。”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持续引导金融机构挖掘有效信贷需求,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大局。
做生意要本钱。企业若“手头紧”,就难以大胆奔前景。作为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,贷款规模稳步增长,反映出实体经济向上向好的发展势头。透过金融资金的流向,我们可以捕捉到浙江全力拼经济的三大特点。
第一,从贷款主体看,企业贷款成为贷款增长的主力军。根据统计,2023年,住户贷款新增4377亿元;相较之下,企(事)业单位贷款新增22345亿元,比上年多增4022亿元。这意味着,在浙江,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愈发紧密,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愈发牢固。
第二,从贷款期限看,中长期贷款保持多增,对中长期投资的支持有所加强。2023年,这一体现投资意愿以及扩大生产信心的信贷指标增长迅猛,新增1.83万亿元,比上年多增2470亿元,占新增贷款总额的68%。
中长期贷款周期长、额度高、还款压力小,多流向生产制造企业,位于台州路桥的八达阀门就是其中之一。去年9月,这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投资2亿多元的阀门高端产品生产线项目在当地顺利开工。然而就在半年前,该企业负责人还在为高额配套资金缺口而苦恼。农业银行台州路桥支行得知情况后迅速组建专家团,为其制定专项金融服务方案。最终,八达阀门获得各项贷款共计7000多万元,贷款期限最长达8年,有效解决了项目建设、扩大生产的后顾之忧。
像八达阀门一样,进军高端制造的企业,往往成为金融机构的偏爱。可以预见的是,中长期资金血脉的持续畅通,为制造业转型升级、技术攻坚、稳链强链创造了更加稳定的金融环境,也为浙江挺起产业脊梁注入澎湃动能。
第三,从领域看,2023年,浙江信贷结构持续优化,制造业贷款、普惠小微贷款、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增长,余额均居全国第一。
信贷结构的优化,不仅满足了企业、居民等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,也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,提高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。以浙商银行为例,该行实施“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”经营策略,将各类政策资源优先支持在普惠小微业务上。截至2023年末,全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3000亿元,累计服务小微客户超60万户。
资金活跃的地方,大多充满活力。比如千万市场经营主体带来的烟火气、乡村振兴展现出的新气象……从“钱景”看前景,浙江今年将在三方面有更多作为:
一是跨境人民币业务。2023年,浙江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首次突破2万亿元,比上年增长47.1%。可以预见,一系列重大利好政策的贯彻落实,将更好支持浙江企业“走出去”。
二是科技金融。浙江作为全国科创高地,金融要素保障充分、金融产品丰富,未来,将全力做好科技型企业融资保障工作,开展科创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,提高科技金融服务的精准性。
三是降成本。过去一年,浙江利率水平均为有统计以来历史最低;调整涉及全省个人按揭贷款利率,惠及226.8万户家庭。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继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改革效能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,推动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。
民营企业贷款占据半壁江山
21.7万亿元的贷款余额,不仅有量的增长,还有质的优化。反映在具体成效上,为民营企业“解渴”最有代表性。
2023年,浙江推出一系列“组合拳”,在法律、政策、营商环境等方面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。金融机构纷纷响应省委、省政府部署,民营企业贷款保持高增长态势。
这在数据上有直接体现:截至2023年12月末,全省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超9万亿元,位居全国第二。成本方面,1至12月,全省企业利率同比下降34个基点,处于历史低位。
超9万亿元的民营经济贷款,占据全省贷款总量的半壁江山,民营经济大省名副其实。浙江是如何做到的?
第一,充分利用货币政策工具,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。
政策千万条,落地第一条。近年来,从中央到地方,针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政策不在少数。可现实中,由于部分民营企业存在信息不对称、缺乏抵押物等问题,有的金融机构“有心无力”。如何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意愿,鼓励“雨天不收伞”,这是摆在不少金融主管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。
浙江给出的对策是,用好货币政策工具。一方面,货币政策工具可实现精准滴灌,让更多信贷资源涌入民营企业;另一方面,推动融资成本稳中有降,民营企业更愿贷、更敢贷。
一项项货币政策工具,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民营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支持。比如,自2022年5月以来,通过专项再贷款,浙江撬动投放了交通物流贷款256亿元。又如,截至2023年12月末,在碳减排支持工具助力下,省内金融机构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470亿元。
更为重要的是,货币政策工具示范效应明显,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加入到服务民营企业的队伍中来。2023年,浙江支农支小再贷款、再贴现、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激励资金,带动全省地方法人银行新增普惠小微贷款超4000亿元,这一数据位居全国前列。
第二,推广“首贷户”等专项行动,做好增量文章。
“零贷户”变“首贷户”,关键在于填补企业的征信空白。以数字化为抓手赋能发展的浙江,金融机构亦推出不少创新服务。
在温州,瑞安农商银行利用大数据画像填补企业信用数据;与此同时,该行通过“一企一策”,为小微企业首贷配置方案,探索从无贷户到伙伴客户的全流程服务。
浙江永邦电器有限公司成为推广“首贷户”专项行动的受益者。去年,受外部经济形势影响,企业应收账款不及时,自有资金逐渐出现缺口。瑞安农商银行主动上门服务,授信并发放330万元信用贷款。“审批快,还无需抵押物,没想到像我们这样的‘零信贷’企业也能获得金融支持。”该企业负责人彭女士又惊又喜。
不只是瑞安农商银行。如今在浙江,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精准触达民营企业,如宁波银行的“出口微贷”、农行浙江省分行的“小微网贷”等。数据显示,2020年以来,全省累计拓展民营企业首贷户超47.3万家。
第三,建立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的长效机制。
为民营经济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,不是应时之举,而是长久之计,这一点,已是浙江金融机构的普遍共识。在实践中,浙江还探索出自己的经验。
首先,金融服务不是单打独斗,因此合作要长效。2023年,各家机构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机制,合作伙伴越来越多。比如,配合省发改委做好重大项目融资工作,累计支持1万多个重点建设项目,发放贷款超2万亿元;又如,与省经信厅建立制造业重点企业对接服务机制,全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融资超过8000亿元。
其次,金融政策有其专业性,因此靠前服务要长效。近年来,浙江建立常态化走访服务机制,送政策、解难题。去年,全省金融系统累计举办线下金融政策宣讲会和座谈会超8000场,参会企业达11万家次;共走访民营和小微企业16万户,解决融资需求6097亿元。
浙江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,切实提升服务理念、能力和质效。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,后续会继续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、精准有效的要求,本外币协同助力稳外贸稳外资,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,为浙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